扶贫帮困寻访慰问
编辑日期 2017-12-11 阅读次数:610 次
2017年12月11日阜阳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联合安徽善之源公益教育发展中心阜阳志愿者团队及新安晚报记者等来到颍东区新华办事处,在他们的帮助下走进任海村李庄见到了贺士荣老人,给灺送上慰问金及生活物资并寻访了情况。
请大家看看贺士荣从1967年做的这件事情,那年邻居时启祥不幸突发脑溢血去世。三个月后,时启祥的妻子离开了家,丢下了3岁的儿子时卫军。她出于爱心,贺士荣把孤儿时卫军接到了自己家里。虽然时卫军喊她"婶",但贺士荣在心里却把他当成亲生儿子一样对待。
1990年年底,时卫军的妻子生产时大出血去世了。几年后,时卫军因肺结核病也去世了。就这样,孤儿的儿子又成了孤儿。 “当时心想,他这家人咋这么难?所以就给这孩子取名叫"难难"吧。”贺士荣在自家又,专为难难安排一间屋。难难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2011年,难难的女友生下一名男孩,取名佳杰。3年后,小佳杰的母亲却离家出走了,抚养重任只好又交给了贺士荣。也就在这一年,贺士荣丈夫也离世了。 听着“奶奶”贺士荣说起自家的不幸遭遇,难难紧紧握住恩人贺士荣老人的手。
“都这么大年龄了,你不能再管这个孩子了。”这一次,亲戚朋友和家人均表示反对。但贺士荣老人还是决定:拼尽余生精力,照顾小佳杰这个孩子。如今,时佳杰已经上了一年级,学校离家有1500多米,平时难难干活时,贺士荣老人就骑着三轮车接、送小佳杰上学。
贺士荣老人的两个儿子、儿媳在浙江打工,两个孙子都是大学生。自从老伴去世,儿女们一直想把她接去一起生活,但因为考虑到小佳杰没有人照顾,老人便主动要求留在家里。
贺士荣老人的爱心感动了社会各界,当地政府也已经将贺士荣、时难难父子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帮扶,减免了小佳杰的部分学费。 今年,村里还通过危房改造项目,帮助时难难翻盖住房。当地政府还将贺士荣列为“颍东好人”候选人。
拉人家拉一把就起来,拉他家却拉了三辈人。”今年72岁的贺士荣家住颍东区新华办事处任海村李庄,对于50年的含辛茹苦,她却说:“再累也不嫌累”。
那个时代,村民生活很困难。贺士荣白天干一天活,晚上回家还要熬夜给时卫军做棉衣。由于小孩子顽皮,时卫军的棉鞋、棉裤很快就穿破了,贺士荣每年冬天都要给他做几套。
时卫军成人后,经常骑自行车带着两个竹筐,天不亮就去批发青菜,驮到集上卖掉,攒下的钱交给贺士荣保管。
“当时他喊我‘婶’,但在我心里把他当亲儿子对待。”贺士荣说,时卫军有两间茅草房,因长期没人住,被雨淋塌了。贺士荣和丈夫给他拉砖、运石灰,把房子建了起来。
时卫军结婚时,没有钱,贺士荣到处借。“那时候都穷,一家能借50元钱就不错了。”借了十几家,总算借到了1500元。结婚那天,贺士荣又自己掏钱,给时卫军摆了几桌酒席。
这两个特殊的家庭,也引起任海村干部的关注。2014年,对照贫困户标准,村里将贺士荣、时难难父子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帮扶,落实了自然灾害补贴、扶贫工厂租金分配、光伏发电站资产收益等资金,并协调幼儿园和小学,减免时佳杰部分学费。
- 上一篇:"勿忘国耻!圆梦中
- 下一篇:心连心新起点 新时代 新思路